电话:400-123-4567
水果采摘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果采摘

果王争霸、采摘竞速!贵州龙里“刺梨 +”玩出产业新花样

时间:2025-09-19 13:55:55

 

  “比赛开始!”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的刺梨基地瞬间热闹起来——果农们挎着篮子穿梭林间,手指飞快地摘着黄灿灿的刺梨果,争当“采摘能手”;另一边,一枚枚个头饱满、色泽鲜亮的刺梨被摆在桌上,评委们凑近仔细端详,认真评选出今年的“刺梨果王”。

  这是9月17日在贵州省龙里县举行的“刺梨金秋・乐享丰收”2025年刺梨节暨首届刺梨臻品品鉴交流活动现场。这场欢乐热烈的采摘比拼,一开场就把丰收的氛围拉满。活动中,果农们比速度、比效率,篮子很快就被沉甸甸的刺梨装满;果王评比环节,评委们从果实大小、色泽、饱满度等方面一一打分。经过公平公正的评比,现场评出“果王”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5名;刺梨采摘比拼金手奖1名、银手奖3名、铜手奖5名。

  “太开心了!我们五人一组,五分钟就摘了93.8斤,这已经是我第三年拿金手奖了,明年还要接着冲第一!”拿到采摘金手奖的罗达燕笑得合不拢嘴。而“果王”金奖得主罗会林也难掩激动:“真没想到能得金奖!我们种了八九十亩刺梨,都是生态管理,除草、修枝、施肥一点不含糊,欢迎大家来龙里吃刺梨!”

  除了热闹的比拼,刺梨产品品鉴环节也让人眼前一亮。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尝了果汁、果脯等各类刺梨产品,连连称赞龙里刺梨的好品质和加工工艺。

  近年来,龙里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刺梨产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先后荣获中国刺梨之乡、中国刺梨名县等称号。下一步,龙里将立足建设环贵阳特色产业县、避暑旅居康养新地标的目标定位,通过拓展“刺梨+旅游、刺梨+康养、刺梨+中医药”等新业态,推进农文旅体商康“六位一体”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刺梨康养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竞争力。

  贵州大学首批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刺梨学会理事长樊卫国表示,龙里刺梨产业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多方的支持与努力。龙里在刺梨加工坊模式上的探索与实践,在全省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贵州省刺梨学会将继续在品种改良、产品研发、工艺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龙里刺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现场,杨小生对刺梨作科普;企业家代表围绕刺梨市场营销、刺梨加工及产品研发作交流发言;刺梨种植大户、刺梨企业代表围绕创建全国绿色原料(刺梨)基地作行动宣言。

  据悉,截至目前,龙里刺梨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刺梨综合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带动群众每户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通过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品牌化引领,从恒力源第一条标准化生产线户小微企业迅速崛起,开发果脯、果汁等产品70余种。“龙里刺梨”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奇昂公司“群康益”和金银花刺梨饮获第105届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区)银奖。刺梨已从山间“野果”变成致富“金果”,从“无名果”变成“金名片”。下一步,龙里也将持续深化粤黔协作,通过标准化提质,集群化强链,拓渠道、塑IP、融文旅,不断推动“小果子”向“大产业”跨越式发展,持续擦亮“中国刺梨之乡”金字招牌。

  此次活动由贵州省刺梨学会主办,贵州省林业局、黔南州人民政府、龙里县人民政府、中国经济林协会刺梨分会指导。(文/陶陶 图/龙里县融媒体中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返回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